close




顧 農

 魯迅在《我的第一個師傅》一文中幽默地寫到他「最初的先生」—紹興長慶寺住持龍師父其人,說他平時很和氣,也不唸經,只有到了「穿起袈裟來做大和尚,或者戴上毗盧帽放焰口,『無祀孤魂,來受甘露味』的時候」,才是「莊嚴透頂」的。

 「放焰口」是舊時宗教活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,原為佛教密宗的一種儀軌,在中國傳之既久,逐漸變為追薦死者的佛事之一,此事固然常常放在七月十五日—古稱盂蘭盆節,後來一般叫作中元節—舉行,但也並不專限於此時,其他時間也可以進行。

 魯迅在另外兩篇文章裡又曾經提到「放焰口」,一是他在《朝花夕拾.瑣記》中敘及江南水師學堂的「烏煙瘴氣」時,說起該校「每年七月十五日,總要請一群和尚到雨天操場來放焰口」;其二是《準風月談.新秋雜識(二)》說起在盂蘭盆節這一天,上海灘街頭上「放焰口,施餓鬼」的法事也搞得轟轟烈烈。《瑣記》所記的,乃是該校的一種古怪作風,《新秋雜識》提到的也只是彼時彼地的一種風氣。我們不能因為這兩處的時間恰恰是七月十五,便以為非在這一天不可。

 「放焰口」的緣起,據《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》說,是有一個「身體枯瘦,咽細如針,口吐火焰」的餓鬼叫焰口的,來見佛的弟子阿難,對他說:「三日後汝命盡,將生餓鬼中」,阿難慌了,問他如何是好,焰口道:「汝明日我等百千餓鬼及諸婆羅門仙等各施一斛飲食,並為我供養三寶,汝得增壽,令我離於餓鬼之苦,得生天上。」阿難又去請教佛,時佛為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(「陀羅尼」即咒),因謂「誦此陀羅尼,能使無量百千施食充足。」這樣便須實行放焰口的儀式。「修此法時,於一切時,取一淨器,盛以淨水,置少飯麥及諸餅食等,右手按器,誦陀羅尼七遍,然後稱多寶、妙色身、廣博身、離怖畏四如來名號,取於食器,瀉淨地上,以作佈施。」這樣不僅可免餓鬼之苦,且能增長福壽,而無須各施一斛飲食。這一佛事儀式後來有種種變化,但要點總在給餓鬼施食與水,所以其間總要念誦「施甘露真言」、「施食真言」等等。龍師父之所謂「無祀孤魂,來受甘露味」即是施水時所唸誦者。按佛教密宗的說法,取一掬水,咒之十遍,散於空中,即成甘露云。

 清代以來,放焰口大抵依據天機的《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》和德基的《瑜伽焰口施食集要》,但其中都不曾提到放焰口和中元節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。

 盂蘭盆會淵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。據說目連之母墮餓鬼道中,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火,目連求救於佛,佛為說《盂蘭盆經》。竺法護譯《盂蘭盆經》云:「是佛弟子修孝順者,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,年年七月十五日,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,為作盂蘭盆,施僧及佛,以報父母長養之恩」,因為施僧及佛,功德無量,即足以救先亡倒懸之苦云云。「盂蘭盆」本是梵語Uunambana的音譯,表示身受極苦,如處於倒懸之意,但大約因為有個「盆」字,古代許多人把它理解為半音譯半意譯的詞,唐宗密《盂蘭盆經疏》謂「盂蘭是西域之語,此云倒懸;盆乃東夏之音,乃為救器。若隨方俗,應曰救倒懸器。」此說頗為流行,所以一般的盂蘭盆會往往多造寶盆盛飲食以獻佛,同時供養十方大德,以便超度亡靈。自南朝至於唐宋,盂蘭盆會相當盛大,每每上自帝王,下到百姓,無不參加,實際上已成為一年中的重要節日,其盛況古籍中多有記載,決非僅僅放一台焰口而已。

 當然盂蘭盆會與放焰口也確實容易混為一談,特別是盂蘭盆會已不那麼盛大,而小型的放焰口每每放在七月十五日進行之後。既然兩者都是佛教儀式,又都有施食的節目,許多人就不再分別這是象徵性地施給餓鬼(放焰口),還是實實在在地施給僧人(盂蘭盆會)的了。這種混為一談古已有之,明代祩宏在《正訛集》中指出:「施食自緣起阿難,不限七月十五,所用之器,是摩竭國斛,亦非蘭盆」,可見在大眾宗教中,放焰口與盂蘭盆會早已有些纏夾不清了。

 但是有一點始終應當是清楚的,即放焰口的儀式在七月十五日以外仍然經常進行。筆者幼年時在故鄉曾多次見到這種儀式,印象中恰恰都不在夏天,而在約請僧人舉行此種儀式的人家認為必要的時候,例如老人去世後的某一天(我們那裡是在「六七」,即人死後的第四十二天)或祖先的若干「冥壽」紀念日之類。可以在自己家中舉行,也可以在廟裡舉行。另有一種大型儀式叫「水陸道場」的,凡七天,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放焰口,其第六晚尤為盛大,當時我們一幫小孩子當作不可多得的「熱鬧」來看,所以至今還有印象。這種作為「水陸道場」之一的放焰口更明顯地與七月十五沒有什麼聯繫。

轉載自: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/2007/07/21/OT0707210013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風水名家網 的頭像
    風水名家網

    風水名家網

    風水名家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